转自:投资者网
《投资者网》蔡俊
1月,迈威生物(688062.SH,下称“公司”)正式启动H股上市进程。
根据公告,公司向港交所递交并披露申请材料。之前,公司表示赴港上市是为满足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,实现可持续发展,提升国际化水平。
作为科创板上市公司,迈威生物至今仍未实现盈利,但现金流已步步吃紧。如今启动港股上市,有形势逼人之迫,也有行业周期之困。今时又不同往日,留给创新药的想象空间,或有待观察。
形势逼人的IPO
上世纪90年代,刚从大学毕业的唐春山被分配到宝钢集团。主修材料专业的他,起步于一名车间技术员。之后,海南的改革春风吸引到一批有志青年,其中就包括唐春山。
在海南,唐春山创办一家医药企业,由此切入赛道。之后,其收购多个家乡江西省的医药企业,并打造成青峰医药集团。2017年,唐春山和配偶陈姗娜,以及合伙人刘大涛共同创立公司。
刘大涛原为上海医药研究院的研发总监,唐春山与其合伙后开始整合资源,以收购方式向公司注入多家企业,将业务覆盖到产业链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等环节。彼时,正值创新药的黄金风口。迈威生物主营单抗、双抗、ADC等创新药研发,上市前吸引到东方富海、正心谷、海通资本等机构投资。
2022年,公司登陆科创板并募集资金超30亿元。当时,公司上市沿用的是第五套标准,即未盈利、无上市产品也可申请IPO。时至今日,公司获批上市三款药品,但未扭亏为盈。2024年前三季度,公司实现收入1.41亿元,归母净利润-6.94亿元。
而赴港理由中,公司将资金需求列为首要。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,公司货币资金15.64亿元;同期,公司三大费用合计8.09亿元,短期与长期借款合计18.95亿元。换言之,若药品的销售额无法迅速放量,2025年公司或面临现金流枯竭。此时上市,形势逼人。
但今时不同往日,创新药的大环境变了,从暖风阵阵转为寒风凛冽。迈威生物闯关科创板的过程,有实控人资源整合的巧劲,也有当时资本市场的大门敞开,更有投资人对高估值的热情。如今,公司价值看研发转化,资本市场的大门收紧,投资人不再追逐创新药,考验才刚开始。
故事内核的变化
登陆科创板时,迈威生物有美好的研发前景可讲。两年多过去,公司的故事内核发生很大变化。
2022年,公司技术研发人员568名,占比53.99%。截至2024年10月,研发人员403人,生产控制人员166人。2023年和2024年前10个月,公司研发成本分别为8.36亿元和6.06亿元。
整体上,迈威生物仍保持对研发的高额投入。但创新药寒冬的环境下,市场可能更看重研发转化成果,包括BD(商业拓展)和商业化。
2021年,公司及其子公司泰康生物,与扬子江药业的子公司达成合作,后者以支付项目许可费、销售额里程碑及销售额提成的方式,独家获得两款药品的相关权益。当时,公司还未上市,因此该交易也是闯关科创板的看点之一。
2024年2月,公司公告双方基于协商并充分沟通后决定终止合作。对此,公司及其子公司需退回款项合计1.02亿元,并收回两款药品的所有权益。公告里,公司表示终止理由为合作期内市场竞争格局变化较大,相关药品的市场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调整,同时两款药品可与自身其他产品协同销售或开发联合疗法。
折戟合作后,公司需要找到一个新的BD出口。今年1月,公司回答投资者调研时披露,Nectin-4 ADC项目正迎来对外BD推介的黄金窗口期,其他在研管线也拥有BD机会。早前,公司曾表示基于BD业务的本质,不会随意指引BD的时间,希望投资人更加理智冷静。
商业化方面,2024年前三季度,公司核心产品地舒单抗销售额0.91亿元,累计准入医院1336家,覆盖药店2632家,并累计完成30省招标挂网。海外拓展上,该药已经签约 13 个国家,在巴基斯坦递交上市申请。
牵上重庆资本
赴港上市之际,迈威生物的拓展步伐也在加速。
据公司披露,拟与重庆高新管委会、中新医药大健康私募基金等共同投资建设“迈威生物骨健康创新药项目”,计划总投资为20亿元。其中,公司总投资至少16亿元,第一轮以无形资产方式出资10.08亿元。
可以看到,公司计划用较少的资本做一块蛋糕。一方面,公司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、药品经销、软件、专利技术等权益,截至2024年三季度价值1.42亿元。之后,公司在机构调研时进一步披露,无形资产是以获批上市药品迈利舒的技术成果认缴10.08亿元,该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。
另一方面,合作方中新医药大健康私募基金总投资4亿元,第一轮以货币方式出资2亿元。穿透后,该基金主要股东包括重庆国资平台、重庆植恩集团,后者实控人为自然人黄山。
公司与重庆资本牵上线,后续的业务放在骨科领域,同时也可承接此前从外引进的产品。
2024年8月,公司子公司与润佳医药签订药品许可协议,获得一款治疗骨科药品的相关权益。根据协议,润佳医药将收到首付款5000万元,最高可达10.7亿元的各种费用。资料显示,润佳医药的创始人为沈阳药科大学的博导吕佳声,目前已进行B轮融资。
同时,公司还有一笔BD项目在推进中。2023 年,公司子公司与美国DISC MEDICINE达成协议。后者向公司支付一次性不可退还的首付款1000万美元获得9MW3011项目的相关权益,后续公司最高可获得4.125亿美元费用。该药为重组人源化单抗,适应症包括各类罕见病。(思维财经出品)■
标签: